为什么说全球安全倡议是对西方传统安全观的超越
时间:2025-10-21
来源:成都新东方高级技工学校
点击:次
回首最近100多年的历史,人类经历了惨烈残酷的热战、阵营对抗的冷战,深知和平之不易、安全之可贵。在《求是》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《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、全球安全倡议、全球文明倡议、全球治理倡议》中,总书记深刻指出:“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,各国必须共担维护和平责任,同走和平发展道路,共谋和平、共护和平、共享和平。”然而近年来国际形势依然变乱交织,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此起彼伏,人类社会面临的安全挑战和问题越来越复杂、越来越棘手。2022年2月8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的报告显示,人们的安全感降至历史低位。当月,欧亚大陆核心地带战火重燃,短短几十天就有超过600万乌克兰人逃离家园,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欧洲最大难民潮。
安全问题事关各国人民的安危福祉,事关人类的前途命运,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。2022年4月21日,习近平总书记从全人类前途命运出发,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开幕式上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,倡导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,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,消弭国际冲突根源、完善全球安全治理,实现世界持久和平与安宁。这一倡议的核心理念与原则主要有六个方面。其中,坚持共同、综合、合作、可持续的安全观是理念指引,强调要尊重和保障每一个国家安全,综合施策以协调推进安全治理,通过对话合作促进各国、地区和全球安全,发展和安全并重以实现持久安全;坚持尊重各国主权、领土完整是基本前提,强调不干涉别国内政,尊重各国人民自主选择的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;坚持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是根本遵循,强调摒弃冷战思维,反对单边主义,不搞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;坚持重视各国合理安全关切是重要原则,强调秉持安全不可分割原则,构建均衡、有效、可持续的安全架构,反对把本国安全建立在他国不安全的基础之上;坚持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是必由之路,强调支持一切有利于和平解决危机的努力,不能搞双重标准,反对滥用单边制裁和“长臂管辖”;坚持统筹维护传统领域和非传统领域安全是应有之义,强调共同应对地区争端和恐怖主义、气候变化、网络安全、生物安全等全球性问题。
全球安全倡议明确了维护和实现全球安全的核心理念、根本遵循、重要原则、长远目标和可行思路,既展现顶层设计的宏观思维,又包含解决实际问题的微观视角,既着眼于解决人类安全的现实问题,又着眼于谋求世界和平的长久之道,科学回答了“世界需要什么样的安全理念、各国怎样实现共同安全”的时代课题。同时,这一倡议摒弃独享安全、绝对安全的传统路径,超越以实力抗衡为基础的丛林法则、霸权秩序,摒弃你输我赢、你死我活的零和逻辑,跳出意识形态对立、地缘政治博弈的冷战思维,致力于以对话取代对抗、以协商取代胁迫、以结伴取代结盟、以共赢取代零和,在国与国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愈加彰显时代价值和战略意义。作为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坚定力量,中国积极推进国际和平事业,发布《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》,忠实履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职责和使命,是联合国第二大会费国、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、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第一大出兵国;促成沙特和伊朗历史性和解,斡旋缅北达成停火协议;与30多个国家在香港共同建立国际调解院,举办北京香山论坛、全球公共安全合作论坛(连云港)、中非和平安全论坛……不断汇聚国际社会应对全球安全挑战的共识与合力。目前,全球安全倡议已得到13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支持,明确写入140多份双多边文件,在维护地区稳定等多个领域取得重要收获,被评价为“维护共同安全的行动路线图”。
